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曲艺戏剧 >

陕西地方戏曲剧目

更新: 2022-10-14 15:30 编辑: 流行乐坛网 归类:曲艺戏剧 人气: 94

陕西地方戏曲剧目

1、秦腔:

曲目有《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惠凤扇》、《玉虎坠》、《麟骨床》、《鸳鸯被》、《射九阳》、《哭长城》、《伐董卓》、《白蛇传》、《梵王宫》、《法门寺》等。

2、眉户:

曲目有《老龙哭海》、《罗江怨》、《老五更》、《采花》、《银红丝》、《一串铃》等。

3、碗碗腔

曲目有《柳树坪》、《三上桃峰》、《风流父子》、《风流姐妹》、《风流婆媳》、《酸枣坡》等。

4、同州梆子

《白蛇传》《画中人》《破洪州》《麟骨床》《斩韩信》《鼓滚刘封》《夜审潘洪》《十四王带箭》等。

5、商洛花鼓

曲目有《打铁》、《打草鞋》、《石榴娃烧火》、《绣荷包》、《十月小怀胎》、《花墙会》、《卖翠花》、《吴三宝游春》、《李狗看花园》等。

扩展资料:

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明末无名氏《钵中莲》传奇中使用了〔西秦腔二犯〕的曲牌,故知其源于甘肃。甘肃古称西秦,故名之。清康熙时,陕西泾阳人张鼎望写《秦腔论》,可知秦腔此时已发展为成熟期。待到乾隆年间,魏长生进京演出秦腔,轰动京师。对各地梆子声腔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秦腔唱腔为板式变化体,分欢音、苦音两种,前者长于表现欢快、喜悦情绪;后者善于抒发悲愤、凄凉情感。依剧中情节和人物需要选择使用。板式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拖腔尤富特色。主奏乐器为板胡,发音尖细清脆。秦腔因其流行地区的不同,演变成不同的流派: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的称东路秦腔(即同州绑子,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的称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有汉调恍恍(实为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流行于礼泉、富平、泾阳、三原、临潼一带的称北路秦腔(即阿宫腔,亦称遏宫腔);流行于西安一带的称中路秦腔(就是西安乱弹)。其中的西路入川后成为梆子;东路在山西为晋剧,在河南为豫剧,在河北成为梆子,所以说秦腔可以算是京剧、豫剧、晋剧、河北梆子这些剧目的鼻祖。各路秦腔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影响,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稍有差别。近五十年来,东、西、南、北三路秦腔的发展趋于停滞,有被中路秦腔取而代之的趋势。

秦腔所演的剧目,据现在统计约三千个,多是取才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它的传统剧目丰富,已抄存的共2748本。

《三娘教子》《双官诰》

秦腔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据统计现存约三千个,多是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英雄传奇或历史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社会风情戏。备受观众喜爱的曲目有《春秋笔》、《八义图》、《紫霞宫》、《和氏璧》、《惠凤扇》、《玉虎坠》、《麟骨床》、《鸳鸯被》、《射九阳》、《哭长城》、《伐董卓》、《白蛇传》、《梵王宫》、《法门寺》、《铁公鸡》等。新中国建立后还创作了《黄花岗》、《汉宫案》、《屈原》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陕西地方戏曲剧目

柳腔有什么历史背景?

清嘉庆年间,地处山东平度市小沽河西北岸的仁兆镇沙窝村,有一王姓外地人在该村定居,以演唱兼营手工业谋生,人称王师傅。

王师傅在演唱和授徒过程中,将流传当地的民间曲调“姑娘计”和“绒花调”与“本肘鼓”结合,配上一些流传民间的神话故事,乡间俚曲,创作了韵词,串乡走户进行演唱,借此为生计。

由于其曲调宛转,词意明达,易学好懂,故深受群众喜爱,本村和邻村的青年纷纷向其学习。借吹打、演唱谋生的吹鼓手、盲人更是如鱼得水,争相效仿,一时间,此曲调风行四乡八里。

因王师傅主要演唱形式是串村走户,故当时被称为“串门调”。每逢节日、庙会,民间艺人则围桌盘椅,五七人一伙,生旦净末丑,你一段,我一句,辅以简单的乐器唱起来,观众围坐,这种演唱形式,民间称“盘凳子”。

王师傅晚年,专门授徒传艺,但由于当时学无曲谱,徒弟只好跟着师傅唱的溜着,不会的跟随着会的溜,于是就被群众称为“溜腔”。

王师傅的第二代传人孙增基、孙传富、王启培等人,嫌其不雅,取曲调宛转悠扬之特点,借“溜”字之谐音,定名为“柳腔”。

王师傅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收了孙增基这个徒弟,。孙增基身材修长,聪慧过人。而且,他跟着王师傅潜心学艺,达到了入痴入迷的程度。

有一次孙增基去挑水,因心中想的全是柳腔的事,挑起两个粪筐子就走,到了水井时才知道搞错了,可见其用心之专。

孙增基作为柳腔艺术第二代传人的代表人物,既继承了王师傅教传下来的艺术成果,又与其他民间艺人一起,在串村走街“盘凳子”的演出实践中,对柳腔艺术进行了加工整理,丰富了柳腔演唱的各种曲牌,并开始将四胡作为要伴奏乐器,不断的使柳腔这一新的剧种发扬光大。

后来,柳腔在长期串村围场“盘凳子”演出的过程中,吸收并且融汇了其他剧种的精华,逐步完善成熟。在1900年前后,王师傅的二代传人孙增基、王启培等人,在古岘镇管村戏楼租赁了戏装,把柳腔搬上了舞台,进行了第一次化妆演出。

陕西地方戏曲剧目

至此,柳腔这个产生于民间,发展和活跃于民间的戏曲艺术,终于在王师傅、孙增基、王启培、孙传富等两代民间艺人经过百余年的艰辛努力,而脱胎于“盘凳子”的曲艺演唱形式,发展成了一个完整的、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柳腔走上舞台后,以它浓厚的乡土气息,鲜明的艺术特色,深受群众欢迎。随着戏班走南闯北的串村登台演出,柳腔艺术迅速在平度、即墨等地流传开来。

有很多村也相继成立了柳腔戏班,形成了以专业戏班为主,民间戏班为辅的局面。促进了柳腔艺术的普及和提高,使这一崭新的地方戏曲成了流行于胶东各地的一个重要的民间舞台艺术。

孙增基、王启培等人在演出过程中,对师傅传授的剧目进行了全面的加工整理,并不断增加演出剧目,以适应营业演出的需要。期间,王启培又收了古岘刘邦君、麻兰刘德昌为徒弟。

这两人天赋司性俱佳,除擅演柳腔外,京剧、评剧、梆子、茂腔都能唱,对丰富柳腔的唱腔和表演程式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柳腔艺术第三代传人中的代表人物。

刘邦君工生角,艺名“刘伶”;刘德昌工旦角,艺名“刘曼:,这两人与即墨艺名刘小的刘洪石,艺名刘森的刘柞连齐名,被人们合称为柳腔“四刘”,饮誉四乡。

职业柳腔戏班活跃于胶东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艺术造诣较高的柳腔艺人。这些职业性戏班,有时单演柳腔,有时柳腔、京剧、梆子、茂腔“三合水”或“四合水”同台演出,为柳腔向其他剧种学习创造了条件。

当时,柳腔艺人多是贫困的农民,因此,在组班演出时,多由地方上的乡绅或官员做财东,购置行头,聘请演员组成戏班,四乡演出。

后来,周祥山赁装组班,聘请刘德昌、刘邦君及苏万喜、陈春香、李洪喜等人,组成戏班,专演柳腔,历时4年,演遍平度、即墨等地。

由崔乐曾为东,柳腔的第二代传人王启培重新出山执鞭组班,历时4年。戏班演遍平度、即墨、莱阳、掖县。

一年的秋后,灰埠镇城子村全村凑钱写了“刘曼”、“刘小”的戏,村里扎了“七出头”的大戏台,当时戏班约有20多人,唱了4天,四乡观众争往观看,盛况空前。

之后,平度的张彬庆为东挑头,购置了行头,遍请柳腔四大名流,即刘德昌、刘邦君、刘洪石、刘柞连,成立了柳腔“四喜”戏班。张胜祥、官振民、袁秀莲等,也应聘入班。戏班历时5年,演遍胶东各地。

这次组班,由于大部分都是有名的演员,角色多,行当全,演出排练等活动较为稳定。所以艺术水平迅速提高,是柳腔艺术走上舞台后发展提高的火红阶段。

陕西地方戏曲剧目

平度不少地方一直还流传着一个笑话:

刘小、刘曼上了台,大嫂抱着枕头跑出来,冬瓜地里摔了一跤,把瓜当儿怀里揣。

说明当时“四喜”班的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四喜”班成立后,四乡流动演出。年节、山会、农闲时活跃于农村乡间,农忙时,则进入城镇。

在这一时期。由刘柞连、官振民等人带领一批人进入青岛市,重新以“盘凳子”的演唱形式进行活动。带了一批徒弟,培养了一批观众。

柳腔的第二代传人孙增基晚年不能登台演出,回到了柳腔的发源地仁兆镇沙窝村,组织了子弟戏班,传授柳腔艺术。其中,孙增基的弟子较出名者有孙传正、孙传宝、孙武保、孙增虎、孙增智等。

戏班以本村拳房为基地,常年活动,逢农闲、节日则到四乡演出。演出时杂以高跷、杂耍,有时也“盘凳子”。

因沙窝村子弟多习武,故高跷、杂耍用的都是真刀真枪,四乡闻名。在登台演出时,也一改柳腔专工文戏的传统,增加部分武打剧目。其中,孙增虎就是当时较出名的“刀马旦”。

他们当时到外乡演出,约有20多人,用席扎的戏台有“三出头”、“五出头”,辘轱架子上铺上木板,还有戏剧报子广告,很有气派。演出的大多是柳腔的传统剧目,有“四京”、“八大记”等。并辅以其他群众喜爱的剧目。

其中,孙增虎扮丑旦、孙德海扮花旦演出的《拉磨》一戏,是表现恶婆婆虐待“熬头”媳妇,逼媳妇推磨。舞台上拉磨的毛驴是演员借助道具扮成的,演出逼真。二位演员功底深厚,唱做俱佳。剧情诙谐时使人捧腹,悲时催人泪下。所以,每次演出,都在观众的要求下“返场”。

有一次在“蒲城”演出此戏后,扮演恶婆婆的孙增虎在派饭时竟没人愿要他,说他心太“狠”。

孙增虎武功极好,擅演武戏,在平度东乡,即墨西乡很出名。当时即墨地有一户家境殷实的人家,相中了他,想将闺女许配于他,一时间孙增虎唱戏唱回个俊媳妇成为了美谈。

平度、即墨两地隔河相望,故历史上多有联姻。沙窝柳腔艺人孙武保做为养老女婿在即墨吕家庄定居,同时也把柳腔艺术带到那里。这对柳腔的传播交流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陕西地方戏曲剧目

上一篇:五六十年代农村文明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