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音乐家 >

日本女指挥家西本智实

更新: 2022-09-13 21:56 编辑: 流行乐坛网 归类:音乐家 人气: 89

内容提要:【西本智实】热度:45

一、日本女指挥家西本智实

西本智实Tomomi Nishimoto,大阪市人,1970年生。

年幼学习古典芭蕾和钢琴。大阪音乐大学作曲科毕业后,留学俄罗斯国立圣彼德堡音乐学院。师从Viktor Fedotov和Ilya Moussin。1998年,指挥京都交响乐团初次亮相。2002年起担任Bolshoi交响乐团(波修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至2007年,基本在俄罗斯活动。从2007年6月开始转到德国柏林发展。是日本当今比较出名的年轻的指挥家。 2007年获选为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人物”。

主要作品

2000.罗密欧与朱丽叶

2002.柴可夫斯基 第六交响曲“悲怆”

2002.天鹅湖/胡桃夹子

2003.革命1812

2003.波列罗/火鸟

2006.柴可夫斯基未完成交响曲

人物经历

1995年,西本还是像往常一样悄悄走进波修瓦乐团的排练厅观摩。仅仅7年后,她成为俄罗斯国立波修瓦千禧乐团的首席指挥。她的事业之路听起来像神话故事的翻版,倘若能更多了解到她如何登上指挥台,就会更坚定一个看法:她的成功并不靠精灵魔法,一切归功于艰苦努力和钢铁般的意志。

32岁的西本是个沉着、自信开朗的人,指挥棒在手的时候,脸色经常是紧张而严肃的。谈音乐时她总是热情洋溢,但谈到指挥事业,她就是头脑冷静的实用主义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如何去得到它。

西本1970年出生于大阪,从三岁起在母亲的指导下开始学习钢琴。她的母亲是声乐专业,家里开班教授钢琴。西本还没会读谱之前,光凭耳朵听别的学生弹,就能在钢琴上弹出同样的旋律。小时候和母亲去看俄罗斯古典芭蕾和歌剧表演的时候就被深深吸引住了,梦想着有朝一日去那里旅行。在小学作文里她这样写道:“我想成为一名作曲家和指挥,创造出能抚慰人心的音乐。”然而她并没有马上开始走上追逐指挥梦想的道路。“虽然有梦想,却不知道如何去实现它,”西本最近在访谈里这样说,“”比方说你想成为宇航员,可是怎样才能办到呢?从哪里开始做起无从得知。大学读文学专业就一定能成为作家吗?谁也保证不了。指挥也一样,没有现成的路可以走。对我来说,指挥就像一个梦,很长时间里被束之高阁。”

日本女指挥家西本智实

西本继续坚持学习音乐,每天练琴到晚上9点,周日甚至到晚上10点。虽然练习的时间很长,但是这段程式化的岁月带给她愉快的回忆。“很有趣,固然我得完成作业布置的曲目,但在那时候我也收集一些总谱,一边听CD一边弹琴来看谱子的细节。这样做可以发现很多东西。这和一个指挥要做的事情——读谱——非常接近。”高三那年,西本决定考音乐大学——并不是为了成为钢琴家,她进入了作曲系。“当指挥的念头迅速滋长,不是一点一滴的增加,而是像细胞分裂一样,一分二,二分四一般(成几何级数)膨胀。可能我长久以来一直认为自己不可能成为指挥,一直抑制着这个愿望(所以反弹很激烈)吧。

进入大阪音大后,她参加了几部歌剧的排演,她将重心放在歌剧上而不是管弦乐上是因为歌剧动用的人员更多,提供的实习机会也多。“在日本社会,你不可能走进来当着众人的面说‘我想成为副指挥’,他们当中很多人比你年长,有丰富的经验。我只是个学生,所以我的策略是每天必到排练场,看哪里要帮忙我就尽我所能去协助。”她最初的工作是将总谱誊写成分谱,工作人员发现了她的才能,于是叫她去指导灯光师(按照音乐的变化)调整灯光(因为灯光师通常不懂音乐)。后来她被推举成为助理指挥。因为西本做过许多音乐以外的工作,逐渐明白一部歌剧是如何排演的。“有时候副指挥迟到,我就被叫去指挥。不过就算是呆在哪里看也是一大收获,可以从中观察到政治。比如某歌唱演员是个教授,指挥的资历不如他,也就不能对他的糟糕表现提出批评。”“这时候我因为置身事外,反而能一睹庐山真面目。同时我的脑子里也在不停构思‘要是我来指挥,这里的指挥该如何如何’”

最终她的不懈努力得到了乐队的认可,她被选为副指挥。这使她有机会在华沙歌剧院排练一部波兰歌剧。剧院经理发现了她的才华和潜力,邀请她留在华沙在他门下学习。然而,西本拒绝了他的邀请,她的目光已经瞄准了俄罗斯。几个月后她听说波修瓦乐团的指挥亚历山大·科普洛夫大师将在她学校的音乐厅排演一部芭蕾舞剧。于是她每天都来到排练厅,看得入迷。有一天,她被叫到后台,她以为自己未经许可观摩排练要被训斥。“然而科普洛夫看到我带着的总谱,问‘你每天都来对吧,是指挥么?’于是我说‘我想当指挥。’”科普洛夫问她对排练进度的看法,西本从3岁开始到15岁一直在上芭蕾舞课,对这个问题她的意见如泉涌一般,大师又让她跟着音乐示范了动作,她的表演进一步打动了大师。科普洛夫建议西本跟他学习,可她又一次拒绝了,因为她已经计划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科普洛夫询问后得知她还没有和学校联系过,建议如果圣彼得堡那边不顺利,可以随时到莫斯科找他。“后来还给我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申请表格,我很高兴,我知道他所言非虚。”

于是,西本在大阪音大毕业之后来到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师从Viktor Fedotov与Ilya Moussin。终于来到梦中的土地,西本大开眼界,处处充满新鲜的惊奇。她惊叹于指挥系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场所——马林斯基剧院庞大的人员编制,严格的标准和华美的舞台。“波修瓦有2000人,包括歌唱和舞蹈演员。在基洛夫,剧场有两层,底层公演的同时,上层还可以同时进行不同曲目的排练。每天都有排练,曲目也不一样。我想俄罗斯并不贫穷,能花费如此人力物力培育艺术的国家是富有的。”

日本女指挥家西本智实

在圣彼得堡的学习生活并不容易,西本常常是接到一本厚厚的总谱,几天就要排练出来,只好拼命赶进度。“排练很辛苦,冬天很严酷,有时候我感觉整个人都僵掉了。”她回忆道,“我得不停跟自己说我真的是在梦想中的圣彼得堡学习。”完成课程之后,西本作为职业指挥开始展示学习成果。1999年,她指挥由来自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的音乐家组成的室内乐团完成了莫扎特系列曲目的演出,她的努力获得了来自官方的肯定,获颁斯坦尼斯拉夫勋章。

最近几年,西本在日本舞台,甚至在日本媒体的亮相也逐渐频繁。著名的音乐专栏作家山尾敦史最近2年一直关注西本的演出,对她的前途充满信心,“她如今正站在起跑线上”他评价道,“西本的风格,日本人一听就能感到是正统的俄罗斯派,低音深厚,音响坚实、平衡。”“同时,表现力也很丰富,如同托尔斯泰的作品。这一点在其他年轻指挥身上看不到。她还年轻,大有可为,我期待听到她演绎柴可夫斯基(和其他俄罗斯作曲家)以外的作品,看她音乐的色彩会和这些作品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7月11日,西本将指挥新日本爱乐乐团演奏德彪西和拉威尔的作品,观众得以一见她音乐的另一面。

近来,西本半年在日本、半年在俄国,有很好的机会审视两国古典音乐发展的状况。她忧虑日本古典乐界和世界的交流是单向的:国外乐团来日演出,日方负担全部开销;但日本乐团出国演出就得不到同等的待遇。她希望日本乐团更多进行海外演出获得世界应有的关注。西本熟知古典音乐的金钱运作,不过获得波修瓦乐团的委任也着实令她吃惊。通常获聘指挥都会为乐团带来赞助商。“当我听到他们要聘我的消息,我说‘可我还没赞助呢’,但他们坚持要我来指挥。”

西本有超越年龄的睿智,对于成功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她总结道,“首先是天赋,其次是运气,第三是意志力。但论重要性,意志力是排首位的,因为你的意志力最终主宰着你的天赋。”

二、郑小瑛与彭家鹏谁厉害

郑小瑛比彭家鹏厉害。

1985年彭家鹏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后经国家教育部特批,1987年又转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1990年获被保送攻读研究生,师从郑小瑛教授,1992年获硕士学位。

郑小瑛,汉族客家人,1929年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交响乐女指挥家,爱乐女乐团的音乐总监和创办人之一,厦门爱乐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原主任,中央歌剧院乐队原首席指挥。1952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并向苏联专家学习合唱指挥。1960至1963年去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并向苏联国家歌剧院指挥海金和莫斯科音乐剧院的指挥依・波・拜因学习歌剧指挥。

日本女指挥家西本智实

三、指挥家在指挥什么

上周末去看了一场电玩音乐会,看着台上的女指挥家特别酷。想起来以前就一直认为指挥家的手臂和手指动动,那么多弹奏的人就理解他的意思很神奇。回来上网搜了搜才发现,指挥的门道也是很多的。

我们在台下看着指挥的手臂上上下下的,其实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有深意的,指挥的手指或指挥棒每动一下,都代表着一个节拍。常见的节拍有二四拍、三四拍、四四拍。

二四拍代表的是每小结两拍,表示强弱、强弱的节奏;三四拍表示强弱弱、强弱弱的节奏;四四拍表示强弱、次强弱、强弱、次强弱的节奏。当然指挥家在指挥的时候动作不会那么机械,每个指挥家的动作也表现的不一样。指挥的动作幅度和挥拍的力度也会随着乐曲的激昂程度来变化。给我的感觉是幅度越大会看起来越帅,尤其是在做最后那个收式的时候,指挥家用力一收,所有的音乐便戛然而止,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如果换成舒缓的音乐,这时候指挥家就会用指挥棒慢慢的在空中画一个圆来结束。

说到指挥棒,我也一直很好奇它为什么只有一根,目前查到的资料是拿指挥棒的那只手是用来控制节奏的,而空着的那只手是用来控制情绪的。

指挥棒是用来增加指挥的表现力的,也可以更加清楚的使乐队看清指挥的手势,对于它的材质也很讲究,有乌木的、枣木的、象牙的,特别讲究的指挥家还会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

要成为一名指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指挥是一门专业的课程,它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依据意大利佛罗伦萨音乐学院的课程表,成为一名指挥家,本科要学的课程有:音乐史、总谱读法、发生训练、合唱写作、单声部歌曲写作、声学与声学心理、合唱音乐与剧目课、乐器学、第二乐器(管弦乐、钢琴、管风琴)等等。

如此看来,指挥家首先要是个出色的音乐家,他必须要非常彻底的理解作曲家的意志,排练和演奏时要对整首音乐的节奏牢记于心,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乐器的节奏、要发出的感情牢记于心,他得有极强的耐力和记忆力。他还得是个心理学家,无论台上台下,要随时看出乐队中每个演奏者的想法,便于及时提醒他们。合格的指挥家,不论乐队演奏的音量多大,和声织体多么复杂,他都可以准确地听出某一个乐器的一个小错误,并要求演奏员改正。据说在舞台下他还得是个政治家,对外要有经商的手腕,要为乐队拉来赞助经费;对内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要使不同的乐器演奏者之间配合的很默契,这样他们演出的时候作品才会整齐、协调。

好的指挥家会了解乐队的每一个成员,也会让每一个成员了解他,在现场演出中,指挥的一个细微的表情和眼神都代表着一种命令,他们之间的默契程度就代表着指挥家的水平。

所以指挥家不是谁都能做的,现在想起来以前在学校大合唱的时候,站在前面指挥的同学完全就是瞎比划。

日本女指挥家西本智实

知乎上有个话题是讨论指挥家舟舟的水平的。我了解了关于指挥的一些知识后觉得他的才能确实被大众夸大了,他应该是听到音乐之后身体会像我们一样有反应,这种反应是后于音乐的。而不是指挥乐队的人把曲目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对于指挥这项工作,他是本末倒置的。不过多少年了,主流社会都需要“身残志坚”这样的故事来感动自己,于是也就宁愿相信他是个天才了。

上一篇:《歌唱祖国》大合唱应该配什么动作?急,谢谢亲